欢迎光临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 联系我们 |  |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重走革命圣地,探寻红色初心
  发布时间:2023-04-26 18:32:03 打印 字号: | |

最美四月天,共绘一抹红。4月20日-23日,晋城中院组织全市法院党员干警代表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贯彻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史教育培训,追寻革命足迹,接受红色教育,感悟思想伟力,砥砺初心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课堂。



         西柏坡

第一站干警们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太行东麓,滹沱河畔,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被誉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圣地。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办公,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以“两个务必”为核心而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如同启明星一般升起在胜利的黎明前,照亮了“进京赶考”的新征程,也照亮了前来“寻根”的我们。


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均高2.5米的五大书记青铜铸像并肩而立,目光如炬,凝视远方,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情景。




上午10点45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敬献花篮仪式显得更为庄严肃穆。全体干警列队整齐,高唱国歌,在悲壮的乐曲中,向五大书记铜像敬献花篮,鞠躬行礼,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一声声铿锵的入党誓词中,干警们的初心受到洗礼,理想信念愈加坚定。


步入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内,围绕陈列主题,以时间为主线,突出重大事件,设立了12个展室,每个展室均展出大量展品,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座座沙盘,生动展示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干警们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观看。




参观结束后,干警们来到中共中央旧址。



中共中央旧址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完好保存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五大书记旧居和七届二中全会、九月会议,以及军委作战室等13处旧址,并配有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大量展品,再现了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当年的风貌,承载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战斗、生活的丰厚历史记忆。


干警们一路听、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思。纷纷感叹到:“这次学习党史,更加深刻领会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临近中午,大型沉浸式红色教学实景剧《梦回西柏坡》上演。全剧共分为六幕,即序幕、翻天覆地、热血征程、喜报家书、淮海硝烟、日月新篇。



通过独特的实景沉浸体验,干警们跟随一位延安派驻西柏坡村新闻记者的视角,将“土地革命、送子参军、七届二中全会”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该村红色故事串联在一起,在复原的村庄中移步换景,干警们身临其境,感受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


塔元庄村



来到塔元庄村的文化长廊和村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干警们看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塔元庄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正定古城和滹沱河景观发展旅游业;建设大型水上嘉年华、梦想小镇、智能居家养老等项目;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成立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产业园,建立集农业体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基地。


在新时代契机下,塔元庄村和同福集团践行使命担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创造性地用“六位一体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样板,用创新和实干在塔元庄沃野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夜幕降临,故事中西柏坡那盏彻夜不息的灯火仍然铭记在干警心中。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晚间的专题学习课上,平山县委党校讲师就西柏坡精神进行解读,石家庄市委党校老师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为题为干警们深入解读了二十大报告的要点和闪光点。





雄安新区


“手机放板凳上就可以自动充电,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无人超市……”干警们在雄安新区的市民服务中心园区里感受着这座未来之城满满的科技感。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第一个成规模的大型建筑群,主要用于服务市民,行政办公,以及为先期入驻新区的企业提供临时办公、生活场所。这里不仅是新区规划建设成果的展示地,也是未来低碳、智慧城市生活的体验地,它代表着未来雄安缔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的缩影,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板意义。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门已然开启,市民服务中心作为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让我们对雄安的未来充满期待!


白洋淀雁翎纪念馆

苇田、水村、渔舟、飞鸟是雄安新区白洋淀特有的北方水乡之美。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最难忘的还是流淌着的红色基因。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水上游击队。为了防止枪膛里的火药受潮,他们通常会在点火的信口处插上一根雁翎,在淀上操练时,队员们习惯采用围雁打猎的方法,驾驶排子船呈“人”字形行驶,犹如雁群飞翔,雁翎队因此而得名。


干警们乘船而至,聆听淀区人民保卫家乡的英勇事迹,追寻“雁翎队”的红色记忆。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带干警们走进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大量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形象雕塑,以及运用电光声、三维动画立体成像、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闻名中外的雁翎队利用沟壕纵横的有利地形神出鬼没、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的生动场面和光辉战斗历程。


嘎子村

来到嘎子村,大家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电影《小兵张嘎》中那位聪明勇敢,智斗日本侵略者的抗日英雄“嘎子”。




讲解员为干警们讲述着这座村子的由来。作为电影《小兵张嘎》的拍摄地,在如今的白洋淀文化苑内,人们根据电影里的场景修建了嘎子村。嘎子村建于革命老区,这里三面环水,芦苇青翠,小船依柳,环境幽静。村口,一座栩栩如生的嘎子雕像,引人注目,小院的门牌上,还标志着老罗家、胖墩家等字样,让干警们仿佛置身于电影情节中,遥想当年为保家卫国而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士,又一次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直隶总督府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参观中,讲解员的讲解让干警们对直隶总督署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直隶总督府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该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计有180余年历史。影响清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直接的联系。


在直隶总督署,彰显廉政文化的官箴随处可见,这些名言或是警戒他人,或是明志自勉,细细品来,发人深省。立于总督署甬道上的“戒石坊”,是署内重要的廉政建筑。牌坊南面刻有“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说,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为官清廉才能树立威信。干警们在欣赏古建、感受历史的同时,又能从中汲取精华,体味廉政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其中,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体现了他的治家之道。惟俭可以养廉,曾国藩提出的“八本”家训也让后人所称赞,要正确对待权位和富贵。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展厅,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那一段堪称“地道战奇迹”的历史仿佛从眼前快速闪过。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冉庄人民为保卫家园开始挖地洞开展地道战,逐步由单口洞发展为双口洞、多口洞和战斗地道,最终形成了全长32华里的地道网,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抗御外侮,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这些洞洞相连、户户相接、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长城,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吃尽苦头的日军甚至总结出“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的口头禅。



怀着崇敬的心情,干警们沿着狭窄的地道口,移步展厅,历史的画卷也一点一点清晰起来。昏黄的灯光下,“能攻能守、进退自如”的地道网、构思巧妙的地道口、立体火力交叉网的战斗工事、战斗使用过的土枪、土炮、地雷等武器一一映入眼帘……干警们认真学习,用心体会,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的革命年代。而后,实地重走了600多米的地道,亲身体验了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誓死抗战、智慧抵敌的历史时刻。



走到历史圣地的每一处,都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刻着红色的史记。干警们纷纷表示,一次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更好地前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