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一篇调查文章,中国45至54岁人群中约有54%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超过四分之一(28%)想到自己变老时会心情沮丧;26%对变老有恐惧感;30%对晚年生活表示担忧。
今年步入四十五岁的自己却从未仔细考虑过“老”这个字眼,似乎老字离自己很远,生活虽然忙忙碌碌,但也充实开心,即使浅细的皱纹不知不觉出现在眼角,也依然眉开眼笑不多去在意。然而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突然唱起来的时候,我的笑容刹那间停滞了,泪水悄然滑落,内心萌动起无限惆怅和酸涩,是什么触动了思想深处最软弱的东西?是什么撩起自己包裹得最严实的隐痛?不得不承认,我们真的老了,流年易逝,仿佛一场盛大仓促的奔跑,蓦然回首,轮回更迭,起点和终点的距离不过一场酣梦,恍然醒来,年华不在。
曾经有段时间,我痴迷于穿越小说和穿越电视剧,或许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吧,丢下现实里的烦恼和无奈,穿越时空到另一个年代,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成功或失败又有何妨,得意或落魄也不必在意,只需精彩地演绎过程,那些如烟花般绚烂又如烟花般短暂的人生,转眼间又可以不留痕迹地穿越回来,回到现实的原点时,不禁豁然开朗,原来拥有当下,才真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近年来,微信互动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拥有一部不太老化的手机,便可以手指一点,随时随地聊天,轻轻松松交流。前些天,突然被同学拉进了三个微信群,分别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同学群,你拉我,我拉他,微信群里的同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许多二、三十年未曾见过面的同学也加入了聊天,那真是一个热闹,这个问在哪工作,那个问孩子多大了,这个发张学生时代的老照片让大家猜是谁,那个提起曾经课堂上的趣事唏嘘不已,拉进群的头几天我甚至兴奋得失眠了好几夜。紧接着就是三三两两的小型聚会,今天约着打球,明天约着骑行,后天约着聚餐K歌,大家见了面全然没有生疏感,努力在岁月风霜侵蚀的面庞上寻找记忆里珍藏着的学生时代的那一份稚嫩和熟悉,一句“嗨!是你呀”便带来嘻嘻哈哈的笑声,继而握手拥抱,亲切的同学之情演绎到极致。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皆是因为我们都老了,老了才会在一首歌曲中感伤,老了才会在一部穿越剧中感慨,老了才会在同学群里流连忘返、怀旧感怀。岁月无痕,总是走着走着就找不见来时的路,那些青春的笑靥和狂热的誓言都飘散于一路行走的尘沙中,当我们努力搜寻记忆里的点点滴滴,一切变得珍贵无比。
偶然的一次,我参与了一次儿童公园的广场舞夜场,月光下湖水旁,一大群中老年人围着一个大圈在跳舞,动作简单但很整齐,大圈正中一个个子不高的男子带着白手套在带舞,音乐欢快,队伍庞大,人群却很安静,大家都很认真,努力在热情的旋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不远处三俩个年轻人懒散地坐在长椅上,似乎在观望着,又似乎没有,我想,青春也许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很多美丽的风景就在眼前却没有留意,任其匆匆流逝,曾经觉得与己无关,不知不觉却走到了它们中间,就像我们的年龄,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羡慕年轻。
广场舞散了的时候,旁边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着慈祥的微笑,她对我说:“姑娘,你们年轻人跳广场舞好看,不比我们老年人老胳膊老腿,动作都僵硬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温暖了我一路回家的心情,脚步也变得更加轻松。我以为自己老了,在婆婆眼里我却拥有着她羡慕的年轻。那篇调查文章说的没错,45至54岁人群中约有54%的人群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那么我想,一定还有46%的人群把自己看成年轻人,老与不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向前看,阳光总是那么灿烂,流年易逝,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不老的灵魂,我们就永远保持着年轻,我一定要做这样的人,乐观、积极而向上。
我们不老,未来还有很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