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 联系我们 |  |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调研 > 调查研究
调解心得与实例评析
作者:张钰  发布时间:2016-10-20 17:24:00 打印 字号: | |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柳英与王军旗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的基本案情及合议庭的调解经过,并浅谈从中领会到的一些调解心得和技巧。

关键词:案情介绍、调解过程、经验总结

一、 案情介绍

上诉人王英与被上诉人王军于1993年11月登记结婚。2009年6月16日,因双方感情破裂,王英与王军就自愿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等达成协议,在当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将协议书备案。该协议书约定:“一、男女双方自愿离婚。二、双方婚前财产的分割:双方婚前财产一切属男方。三、双方婚后财产的分割:二分半地面积的两节半房子一套及所有的物质财产属男方。所有的经济财产壹拾万元归女方占有。四、子女双方各带一个,男方带儿子(王益),女方带女儿(王羽),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双方各自承担一切费用。五、双方随时可以探视子女,双方互相不得拒绝。”协议签订后,因王军一直未支付王英10万元,王英遂起诉请求判令王军履行离婚协议,支付其经济财产10万元。王军认为,离婚协议中约定经济财产10万元归王英占有,王英现已明确承认价值10万元的股权证及保险单由其持有,故离婚协议已履行完毕,应驳回王英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以王英已实际持有该10万元经济财产相对应的收款收据和保险单为由,认为王英已实际行使占有权利,驳回王英要求王军支付10万元的诉讼请求。判后,王英不服,要求二审依法改判由王军支付其10万元人民币。

二、调解过程

二审中,合议庭组成人员通过开庭审理,查明相关事实的基础上,在庭审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经过调解,了解到王军在与王英离婚后,又与王英的弟媳妇再婚,使得原来平静和谐的两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个残忍的事实给王英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王英现靠打工维持家庭生活,每月只有六七百元的收入,生活极为窘迫。而王军是当地煤矿的正式职工,收入颇丰。此外,因离婚后王英始终居住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归属王军的房屋内,王军曾于2010年6月向法院起诉要求上诉人王英停止侵害,腾出房屋交还王军,阳城县人民法院已对该案作出了王英将房屋腾开交予王军所有的生效判决。

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合议庭确定了两个调解重点:一是要做好王军的思想工作,要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详细讲述王英窘迫的生活现状,并与其较为殷实的家庭生活进行对比,让其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了了解、体谅和理解王英,体会到王英的不易和艰辛,唤起王军对曾是其多年妻子王英的同情心,认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过错,从而改变其“一分钱不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不理智态度。二是通过分析双方的心理活动,寻找双方共同利益的切入点,提出双方均能接受的调解方案。本案中。王英因王军未按离婚协议支付其10万元,不仅提起本次诉讼,还强行占着王军的房子拒不腾出,对其来说,通过调解尽早兑现约定款项,其愿意主动腾房,远离那个让她伤心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而王军虽一审胜诉,且有让王英腾房的生效判决在手,但对腾房判决能否执行没有把握。上诉人王英不自觉履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心中无数。综合双方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合议庭认为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双方具有协商解决纠纷的基础,建议由王军支付王英一定数额款项,王英于收款当日腾房并交付王军。关于王军给付王英款项具体数额,起初双方意见悬殊较大,王英坚持最低要求7万元,被上诉人王军最多只出4万。合议庭考虑到当事人对自己委托的律师都有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有些说服疏导工作由律师完成可能比法官更容易让当事人接受,故先做代理人的思想工作,让其明白律师不单纯为打赢官司,而要切实地为当事人权衡利弊,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本案如能调解成功,结果是双赢的。经过合议庭成员及双方代理律师的不懈努力,双方调解意见差距逐步缩小,最终达成了王军给付王英6万元,王英于收款当日腾出房屋并交付王军同时返还王军股权证、保险单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均较为满意。

三、经验总结

(1)法官在组织调解时,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合议庭的作用。由于二审案件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更大,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因此,二审案件的调解应充分发挥合议庭的集体作用,形成调解工作中的合力,达到水涨船高的效应。

(2)“双赢”的调解结果是民事案件调解工作的最佳选择,而要出现这种结果,法官必须在案件审理中,认真分析寻找到诉争双方共同利益的结合点,以提出双方均能接受的调解方案,从而促成当事人和解。

(2)在调解工作中,法官既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又要注意发挥代理人的作用。因为当事人往往由于不熟悉法律或只考虑自己一方利益而坚持自己的主张。而通过与代理人沟通,由代理人对当事人做思想疏导工作,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得到缓解,产生共同调解的意愿。

 

【附】参考文献:

    主编何鸣、民事诉讼调解技巧与实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责任编辑:郑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