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 联系我们 |  |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郭永会:法官的担当
作者:郭永会  发布时间:2016-10-14 17:07:06 打印 字号: | |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现实中,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法院的工作很难做、法官很难当。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法官越是要有担当。“担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接受并负起责任。一个有追求的人不是被动地负担自己的责任,而是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那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法官的担当呢?“一个法官的工作,在一种意义上将千古流传,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又如白驹过隙。”作为一名法官,不仅拥有光环和荣耀,更要承担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在困苦和艰难中昂首前行,这就是法官的担当。

人们常说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也很危险,但正是如此,也才更加美丽,更加神圣。面对复杂的案件,有时根本无法预见到最终的结果,一旦出现问题时,谁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有时大家意见不统一,甚至大多数人的意见与你相左,谁能够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谁能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只有他们,敢于担当的法官。法官还是一个清贫的职业,选择这个职业,意味着你将放弃很多。和其他同龄人相比,你可能囊中羞涩,为购置住房节衣缩食、为子女上学、就业而绞尽脑汁。在当今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法官要守住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必须甘于平淡,乐于奉献,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官的神圣职责,才能保持司法的纯净和人生的纯净。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批勇于担当的法官,他们长期从事审判执行工作,主动承担重大疑难案件以及一些矛盾激化的案件,明知是“硬案”、“骨头案”,也从不回避。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中,当事人言辞过激、情绪激动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具备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之外,努力寻找当事人利益的平衡点,找准案件的切入点,从情、理、法方面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一些案件,金额虽然不大,但是矛盾长期积累,当事人怨气很深,非常难处理。有些案子的当事人送来锦旗,他们也不愿意去接收,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有些案子一立案,当事人就托人、托关系,有理的心里没底,没理的想争三分。有的人捧来厚厚一沓礼金,有的人扔下一堆狠话。面对这些,他们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深知,“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温总理说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他们,就属于这样的一批人。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法官队伍的精神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一些问题处理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作为法官,就要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面对责任敢担当。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然而,我们的队伍里也有一小部分同志,责任担当意识缺失,或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

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法官能够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做到这一点?我想,这种勇气和力量,只能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培根有句名言:法律人应该有悲悯之心,有人文关怀之情。的确,工作中每当看到一些旷日持久的上访,无尽的讼累表现出的尽是当事人与苦难相处,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让他们将“要一个说法”作为生活下去的支撑。作为一名法官,我希望能帮到他们,希望他们能与心灵平和厮守余生。最后,让我们用香港中文大学的钱穆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自勉:“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

来源:晋城审判
责任编辑:郑金坤